Document
检索banner
高级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张虎生

  • 职称:教授
  • 研究方向: 社会学
  • 学科领域: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宗教,社会学,工艺美术,风俗习惯
  • 所属二级机构:文学院
  • 成果数量:32条 ,属于文学院数量为:25

作者类型

任何
第一作者

13

其他

19

语种

任何
中文

32

类型

任何
期刊

29

报纸

2

会议论文

1

更多

二级机构

任何
文学院

25

更多

时间

任何
2014

2

2013

2

2012

7

2011

6

2010

2

2000-2009

12

1990-1999

1

更多

收录

任何
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

12

中文核心期刊(北大)

8

统计源期刊(中信所)

1

更多

关键词

任何
传统

4

西藏社会

3

民间文学

2

西藏文化

2

家庭

2

体制

2

转经人

2

面具艺术

2

个人宗教体验

2

色彩象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

传承机制

2

空间

2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

2

拉萨转经

2

特殊价值

2

概念认定

2

保护举措

2

西藏

2

西藏面具

2

更多

学科

任何
文化、科学、

8

世界各国文化

7

文化理论

1

哲学、宗教

7

宗教

6

伦理学(道德

1

艺术

6

工艺美术

3

雕塑

1

艺术理论

1

电影、电视艺

1

历史、地理

5

风俗习惯

2

文物考古

1

中国史

1

社会科学总论

5

社会学

4

文学

1

中国文学

1

政治、法律

1

工人、农民、

1

经济

1

农业经济

1

更多

基金

任何
国家教育部基金

6

教育部人文社会

6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1

国家科技部博士

1

更多

合作单位

任何
浙江师范大学

19

中国传媒大学

2

清华大学

1

更多

来源刊物

任何
西藏研究

3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民族艺术研究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

西藏大学学报

2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1

当代电影

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

民族艺术

1

民俗研究

1

中国藏学

1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1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1

青海社会科学(西宁)

1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文化遗产

1

宗教学研究

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青海社会科学

1

更多

合作者

任何
陈映婕

20

王启龙

1

杨虎林,张虎生

1

刘丽玲

1

更多
检索结果: 返回 32 结果。
排序:
  • 作者: 张虎生 ( 西藏大学 )
  • 出处: 青藏高原论坛 2014 第4期 P68-72
  • 关键词: 转经 日常宗教实践 身体 治疗仪式 
  • 摘要: 西藏社会传统的宗教体制并不要求西藏的广大普通民众对藏传佛教的教义持有深刻而全面的认知,只强调出于一个极度简化的宗教诉求,去执行极度简化的身体实践,并且用最大化的时间反复进行操演。西藏普通民众最典型的日常宗教实践便是转经习俗。广大转经者对身体的宗教式运用,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他们以身体和行
  • 点击量:1

  • 作者: 刘丽玲,张虎生 ( 西藏大学文学院 )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 2014 第4期 P141-148
  •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村落排泄系统 藏热村 
  •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位于拉萨郊区的藏热村被裹挟着进入城市空间拓展的现代化变迁之中,日益呈现人口结构、职业分工以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趋势,目前正在进行村落的整体移迁。“村落排泄系统”这一概念拟将村落视作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动态有机体,自身能够形成吸纳、生产、消费、维持和排泄的系统,其
  • 作者: 张虎生,陈映婕 ( 西藏大学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 出处: 宗教学研究 2013 第1期 P257-262
  • 关键词: 西藏宗教习俗 个人宗教体验 转经人 
  • 摘要: 从个人与群体的心理机制去探求民间宗教生发与延续的深层结构,是研究民间宗教的重要方法之一。转经习俗是藏传佛教在民间社会盛行的信仰实践与信众日常化的朝圣仪式。转经人作为该习俗的文化主体,其丰富的个人宗教体验不仅以'灵验'主题的口头神性叙事得到自我认同与集体传播,同时折射了个体心灵世界中的强音与弱音,满足
  • 被引量:2

    点击量:1

  • 作者: 张虎生 ( 西藏大学文学院 )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第1期 P196-201
  •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转经朝圣 群体行为特征 
  • 摘要: 很久以来青藏高原的民众便以转经的传统习俗建立既定模式下的社会关系和表达情感。转经习俗也藉由个体之间的群体性联合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尽管从表象上看转经似乎侧重个体具有差异性的单独朝圣行为,但并不意味着转经群体是无序的集合,相反,借助宗教教义和人际纽带,转经大军在貌似纷乱之下井然有序。宗教与生俱来的整合功
  • 被引量:1

  • 作者: 张虎生,陈映婕 ( 西藏大学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 出处: 西藏研究 2012 第1期 P53-60
  • 关键词: 现代变迁 民族经验 西藏社会 
  • 摘要: 西藏社会正在由一个传统宗教型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开放式的经济型社会。对其而言,由现代化引起的系列变迁(物质生活、制度文化与精神传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体验,也是一类不可重复的民族经验,其中既包含大时代的共性特质,也富有本民族的个性差异。现代变革促使西藏社会及时地进行文化自觉,并对当下诸多社会共同面
  • 被引量:6

    点击量:1

  • 作者: 陈映婕,张虎生 ( 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西藏大学文学院 )
  •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2 第25卷 第2期 P74-79
  •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间文学 起源地 传承地 文化传播 
  • 摘要: 在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经常会出现多个地方竞争同一个'非遗'代表名录,并声称自身所在地即是该文化项目'起源地'的情形。民间文学由于其草根性、口耳相传和集体性等文化属性,在时空的变迁中经常会发生复杂的传播与流变,因此在多处地理区域都有可能产生数个相似的口头文本,而其具体的起源地往往难以断定。对
  • 被引量:4

  • 作者: 陈映婕,张虎生 ( 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西藏大学文学院 )
  • 出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2 第0期 P121-138
  • 关键词: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概念认定 特殊价值 保护举措 
  • 摘要: 民间文学研究中的'传承人'概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中的'传承人'概念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后者由于涉及相关立法与政策,在'传承人'的认定程序和数量上有特殊的规定,更强调'代表性'和'荣誉性'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个体的一般价值,担负着保存民间文化形态、教育示范与普及传统知识的
  • 被引量:2

  • 作者: 张虎生,陈映婕 ( 西藏大学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第1期 P125-130
  • 关键词: 宗教习俗 个人宗教体验 转经人 
  • 摘要: 从个人与群体的心理机制去探求民间宗教生发与延续的深层结构,是民间宗教研究的重要方法。转经习俗是藏传佛教在民间社会盛行的信仰实践与信众日常化的朝圣仪式。转经人作为该习俗的文化主体,其丰富的个人宗教体验不仅以'灵验'主题的口头神性叙事得到自我认同与集体传播,同时折射了个体心灵世界中的强音与弱音,满足了人
  • 被引量:1

  • 作者: 张虎生,陈映婕 ( 西藏大学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12 第4期 P214-219
  • 关键词: 拉萨转经 传承机制 体制 家庭 空间 
  • 摘要: 尽管伴随着传统宗教整体式微的现代化变迁,西藏民间社会盛行的转经习俗仍然保持着较强的传承能力,尤其在圣地拉萨体现得较为鲜明与典型。神权时代'政教合一'体制的强大惯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内部传承和承载着日常化展演仪式的转经空间,成为转经习俗发生横向与纵向传承的重要机制,其中既具有民俗传承的普通共性,也呈
  • 被引量:1

  • 作者: 张虎生,陈映婕 ( 西藏大学文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西宁) 2012 第4期 P214-219
  • 关键词: 拉萨转经 传承机制 体制 家庭 空间 
  • 摘要: 尽管伴随着传统宗教整体式微的现代化变迁,西藏民间社会盛行的转经习俗仍然保持若较强的传承能力,尤其在圣地拉萨体现得较为鲜明与典型.神权时代“政教合一”体制的强大惯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内部传承和承栽着日常化展演仪式的特经空间,成为转经习俗发生横向与纵向传承的重要机制,其中既具有民俗传承的普通共性,也呈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