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检索banner
高级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次旦顿珠

  • 职称:副教授
  • 研究方向: 中国史
  • 学科领域:中国史,中国政治,宗教,外交、国际关系,教育
  • 所属二级机构:藏学研究所
  • 成果数量:8

作者类型

任何
第一作者

5

其他

3

语种

任何
中文

7

外文

1

类型

任何
期刊

8

更多

二级机构

任何
更多

时间

任何
2020

1

2016

1

2012

1

2000-2009

5

更多

收录

任何
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

3

中文核心期刊(北大)

2

更多

关键词

任何
西藏

2

西藏政策

1

清真寺

1

伊斯兰教

1

穆斯林

1

河坝

1

克什米尔

1

道教

1

文化

1

作用

1

十三

1

历史研究

1

夏玉·平措次仁

1

藏传佛教

1

教育

1

主体性

1

唐宋朝

1

川西北地区

1

羁縻政策

1

羁縻府州

1

更多

学科

任何
历史、地理

4

中国史

3

传记

1

政治、法律

2

外交、国际关

1

中国政治

1

文化、科学、

1

教育

1

哲学、宗教

1

宗教

1

更多

基金

任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

更多

合作单位

任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1

四川大学

1

东北师范大学

1

更多

来源刊物

任何
中国藏学

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Open Journal o...

1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1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1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西藏大学学报

1

魅力中国

1

更多

合作者

任何
高大洪

1

黄辛建

1

平措塔杰

1

索朗旺杰

1

李晔

1

王兴武

1

更多
检索结果: 返回 8 结果。
排序:
  • 作者: 次旦顿珠,王兴武 ( 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 拉萨 )
  • 出处: Ope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tudies 2020 Vol.8 No.4 P58-62
  • 关键词: 象征 符号 十三 文化 Symbol Symbol XIII Culture 
  • 摘要: Throughout the Tibetan society, in the system of Tibetan civilization dominated by religion, most thing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ligion, and have cer
  • 点击量:1

  • 作者: 黄辛建,次旦顿珠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第31卷 第4期 P21-27
  • 关键词: 唐宋朝 川西北地区 羁縻政策 羁縻府州 
  • 摘要: 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实施羁縻政策,广设羁縻府州并大量封授“酋领”,同时辅以设立封堠及禁山、茶马互市、筑城及驻军、建立当地官员的任期制和遴选机制等配套措施。唐宋两朝所实施的羁縻政策促进了川西北地区民族与部落的国家认同,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唐宋两朝在川西北地区的羁縻统治主要依
  • 作者: 次旦顿珠 (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 出处: 中国藏学 2012 第3期 P104-109
  • 关键词: 西藏 蕃克什 甲克什 
  • 摘要: 公元7世纪中叶至8世纪末,唐朝、吐蕃、阿拉伯构成了整个亚洲的政治格局。吐蕃与阿拉伯的角逐,导致了藏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之后,藏传佛教的宽容和西藏宽松的社会氛围,使西域穆斯林陆续移民西藏,最终成为'蕃克什'(藏族穆斯林);而我国历史上,尤其是清代回族的入藏和清军的入藏,逐渐形成了后来的'甲
  • 被引量:2

  • 作者: 次旦顿珠 (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 出处: 魅力中国 2009 第29期 P160
  • 关键词: 穆斯林 清真寺 拉萨河 世居 伊斯兰教 藏传佛教 克什米尔 西藏 河坝 历史研究 
  • 摘要: 世居的拉萨穆斯林分为两部分:河坝林卡切和绕赛卡切部分.'卡切'一词在今天的藏民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 河坝林卡切是指历史上从青海、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等来的穆斯林.
  • 作者: 次旦顿珠,高大洪 (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 出处: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第28期 P56,58
  • 关键词: 主体性 教育 作用 
  • 摘要: 人的主体性是人积极、自主的认识和行为方式,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 点击量:1

  • 作者: 次旦顿珠,平措塔杰 ( 西藏大学文学院,西藏大学科研处 西藏拉萨850000 )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6 第2期 P1-3+19
  • 关键词: 夏玉·平措次仁 苯教 道教 文化交流 
  • 摘要: 夏玉·平措次仁先生是西藏著名的藏族学者、国家级专家,在70多年的生命旅途中,用崇高的治学品格和坚强的意志攀登知识高峰,经过无数次社会和生活的磨砺,走过从旧西藏到新西藏的发展变迁历程,在历史学、佛学、文学等方面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他的著书硕果累累,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西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
  • 点击量:1

  • 作者: 次旦顿珠,索朗旺杰 (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拉萨850000 )
  •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 2005 第3期 P45-49
  • 关键词: 日本 觊觎 中国西藏 
  • 摘要: 日本自1868年的明治维新以后,走上军国主义的不归路。到了20世纪,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大陆政策”觊觎中国西藏,他们采用的伎俩:一方面拉拢宗教上层人物,培养亲日“感情”;另一方面以“留学生”“朝圣”“学经”等名义,派遣间谍,从事侵略中国西藏的阴谋活动。[著者文摘]
  • 被引量:1

    点击量:1

  • 作者: 李晔,次旦顿珠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西藏大学经济管理系 吉林长春130024 ,西藏拉萨850000 )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第4期 P21-27
  • 关键词: 20世纪 美国 西藏政策 
  • 摘要: 在 2 0世纪 ,美国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政策大体经历了从追随英帝国主义“西藏宗主权”理论 ,到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再转变到支持西藏叛逃分裂势力分裂中国 ,炮制“西藏民族自决”论和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美国奉行的西藏政策是实用主义原则和双重标准。在其需要遏制和分裂中国时才利用“西藏
  • 被引量:16

共8条记录 1/1 第一页 [1] 最后一页 到第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