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检索banner
高级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医学院

  • 资源数量:2001
  • 已建设学者数:78
  • 学科领域:预防医学、卫生学,教育,内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 简介: 西藏自治区综合卫生学校(1982年)和西藏大学医学专科学校几个发展阶段,2001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西藏大学医学专业学校与西藏民族学院原医学系合并成立西藏大学医学院。建院40余年来,学院为加速西藏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已成为西藏培养现代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之...

语种

任何
中文

1642

外文

359

类型

任何
期刊

1935

会议论文

63

报纸

2

科技成果

1

更多

年代

任何
2024

59

2023

156

2022

172

2021

123

2020

165

2019

136

2018

167

2017

108

2016

105

2015

109

2014

92

2013

98

2012

88

2011

102

2010

56

2000-2009

221

1990-1999

2

更多

收录

任何
统计源期刊(中信所)

334

中文核心期刊(北大)

265

CA化学文摘(美)

232

Scopus文摘索引数据库

187

pubmed收录

183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中

161

EI工程索引(美)

70

SCI科学引文索引(美)

53

SSCI社科引文索引(美)

19

CPCI(ISTP)科技会

16

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

9

更多

关键词

任何
西藏

123

藏族

74

影响因素

65

高原

46

危险因素

31

拉萨

27

西藏地区

26

大学生

25

高血压

25

藏药

23

医学生

21

高海拔

20

教学改革

20

儿童

20

调查

18

患病率

18

学生

17

教学

16

高原地区

15

化学成分

15

更多

学科

任何
医药、卫生

1021

预防医学、卫...

209

内科学

187

中国医学

128

基础医学

104

临床医学

91

外科学

52

妇产科学

49

肿瘤学

47

儿科学

32

神经病学与精...

30

药学

29

一般理论

13

特种医学

10

医学研究方法

10

耳鼻咽喉科学

8

口腔科学

3

皮肤病学与性...

3

眼科学

2

手册、名录、...

1

教学法、教学...

1

文化、科学、...

210

教育

195

体育

6

信息与知识传...

5

科学、科学研...

3

世界各国文化...

1

农业科学

34

畜牧、动物医...

18

农作物

8

林业

4

植物保护

2

园艺

1

水产、渔业

1

工业技术

30

轻工业、手工...

12

化学工业

6

自动化技术、...

6

机械、仪表工...

2

一般工业技术

1

金属学与金属...

1

电工技术

1

武器工业

1

生物科学

29

人类学

14

分子生物学

5

生物化学

5

植物学

1

动物学

1

生物科学的研...

1

生物工程学(...

1

普通生物学

1

技术

26

医学

26

数理科学和化...

17

化学

12

数学

3

物理学

2

经济

14

经济计划与管...

10

财政、金融

2

工业经济

1

交通运输经济

1

农业经济

1

贸易经济

1

旅游经济

1

哲学、宗教

12

心理学

11

中国哲学

1

社会科学

11

社会服务;协...

11

科学

10

自然科学与数...

3

生命科学各学...

3

化学及关连科...

2

植物

2

语言、文字

6

常用外国语

6

政治、法律

6

中国政治

3

中国共产党

2

法律

1

交通运输

4

公路运输

4

文学

3

中国文学

1

历史、地理

3

风俗习惯

1

传记

1

中国史

1

自然科学总论

2

环境科学、安...

2

环境质量评价...

2

环境污染及其...

1

天文学、地球...

1

测绘学

1

社会科学总论

1

人才学

1

更多

学者

任何
钟铧

78

王聚乐

66

普珍

63

普珍

63

普珍

63

德吉

62

扎西达娃

60

徐福春

52

谢红军

47

崔超英

44

韩志英

43

央拉

42

杨丽君

40

刘兰

40

杜宝中

39

李勇

38

袁瑞瑛

36

鲜恩英

35

巴桑卓玛

35

龚嘎蓝孜

35

旦增顿珠

34

次仁央宗

34

拉巴桑珠

34

央宗

33

边巴

30

李子璇

29

张勇仓

27

董海

26

卓玛东智

26

康敏

25

次央

25

春花

25

辛彦娜

24

白玛康卓

24

罗布占堆

24

范东艳

23

格桑曲珍

22

陈红梅

22

格桑曲珍

22

边巴仓决

22

玉珍

22

赵静

21

卓玛

21

旺珍

20

阿呷尔布

20

丁亚丽

20

德吉曲宗

19

德吉央宗

19

多吉卓玛

18

聂丽娟

18

扎西措姆

17

罗超

16

普布次仁

15

达娃卓玛

15

拉宗

14

泽仁拉姆

14

达娃普赤

13

杨娟

13

卓玛次仁

12

达珍

12

次仁卓嘎

12

白玛卓嘎

12

巴桑

12

强巴单增

11

曲妮

11

阿旺旦增

10

索曲

10

小扎桑

10

白彩娟

10

黄宏强

9

吴丽娜

9

庞梅

6

小达瓦

6

郭桅

6

韩永华

5

边彦慧

4

阿依舍

1

更多

基金

任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

1

国家杰出青年科...

1

国家自然科学基...

1

省市基金项目

23

湖北省自然科学...

5

北京市自然科学...

2

吉林省科技厅自...

2

吉林省自然科学...

2

辽宁省自然科学...

2

甘肃省自然科学...

1

上海科技启明星...

1

江苏省“六大人...

1

四川省科技计划...

1

四川省科技厅应...

1

山东省优秀中青...

1

山东省自然科学...

1

河北省自然科学...

1

辽宁省科学技术...

1

海南省自然科学...

1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6

国家重点基础研...

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4

国家科技部博士...

1

“十一五”科技...

1

国家教育部基金

5

教育部新世纪优...

1

中央高校基本科...

1

教育部规划基金

1

教育部人文社会...

1

教育部科学技术...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1

更多

合作单位

任何
Medical Co...

107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66

四川大学

61

Sichuan Un...

61

四川省攀枝花桥梁工程...

47

State Key ...

40

West China...

38

Ministry O...

36

Sichuan Un...

35

北京大学

34

West China...

34

Wuhan Univ...

34

吉林大学

34

Key Labora...

29

Technology...

29

Medical Un...

29

《CONTROL

28

Innovation...

27

Wuhan Univ...

26

School And...

25

更多

来源刊物

任何
西藏医药

211

西藏科技

172

高原科学研究

62

西藏大学学报

53

西藏医药杂志

46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

37

卫生职业教育

33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8

西藏科技杂志

28

现代预防医学

28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7

中国卫生经济

19

西藏教育

19

现代医药卫生

16

医学信息

16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5

西南军医

13

中国公共卫生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

1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0

更多

优秀人才

任何
更多
检索结果: 返回 2001 结果。
排序:
  • 作者: Huan Xu,Xian Liang,Lei Wang,Jing Wei,Bing Guo,Chunmei Zeng,Shiyu Feng,Songmei Wang,Xianxian Yang,Yongyue Pan,Ziyun Wang,Linshen Xie,Jan D. Reinhardt,Wenge Tang,Xing Zhao,on behalf of the China Multi-Ethnic Cohort collaborative group ( 1Institute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Sichuan University-The Hong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China;2West Chin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West China Fourth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China;3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4Chengd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engdu, Sichuan, China;5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Earth System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MD, USA;6School of Public Health,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China;7Chongqing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hongqing, China;8School of Medicin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Tibet, China;9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h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onitoring and Disease Control,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China;10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Nanjing, China;11Swiss Paraplegic Research, Nottwil, Switzerland;12Faculty for Health and Medicine, University of Lucerne, Switzerland )
  • 出处: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4 Vol.270 P115839
  • 关键词: Particulate matter Depression Metabolic risk factor Mediation analysis Epidemiologic study 
  • 摘要: Background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indicat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Metabolic risk factors are crit...
  • 点击量: 2

  • 作者: Yongcang Zhang, Liang Tang, Yan Wang, Xiaoyan Zhu, Lan Liu ( Affiliations 1 Medical Colleg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Tibet. 2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ine,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3 Hunan Provinci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the 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o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sha,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 出处: Neuroreport 2024 Vol.35 No.1 P49-60
  • 摘要: Byu d Mar 25 has been verified to hav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in Alzheimer's disease mice.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We aim...
  • 作者: Ting Hu,Lan Liu,He Wang,Mei Yang,Bocheng Xu,Hanbing Xie,Ziyuan Lin,Xiaolei Jin,Ping Wang,Yanyan Liu,Huaqin Sun,Shanling Liu ( 1Department of Medical Genetics,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Birth Defects and Related Diseases of Women and Children (Sichuan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3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4Medical Colleg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Tibet 850000, China;5SCU-CUHK Joint Laborator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6West China School of M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
  • 出处: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24
  • 摘要: 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dium , the third most diagnosed cardiomyopathy, is characterized by prominent trabeculae and intratrabecular re...
  • 作者: Qiuyu Pan, Jun Hu, Yangzong, Xiuling Zhang, Zhaxidawa ( Affiliations 1 Medical College of Tibet University, Lhasa, Tibet, 850000,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10037,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250355,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4 The Hospit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 出处: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 2024 Vol.17 P177-190
  • 关键词: HRQoL Tibet ecological model high altitude the elderly. 
  • 摘要: Background: Aging and its consequences are receiving considerable global attention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
  • 作者: Qian Yang,Xuelian Shen,Junxi Zhao,Aga Er-bu,Xiaoxia Liang,Changliang He,Lizi Yin,Funeng Xu,Haohuan Li,Huaqiao Tang,Yuping Fu,Cheng Lv ( 1Natural Medicine Research Center,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PR China;2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3Medical college, Tibet University, Lasa 850000, PR China;4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Bioinformatic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 China )
  • 出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4 Vol.263 Part 2 P130452
  • 摘要: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and edible homologous plant, Onosma glomeratum Y. L. Liu has been used for treating lung diseases in Tibet. In this...
  • 作者: Xiaoyou Tang,Tingyi Yang,Daojiang Yu,Hai Xiong,Shuyu Zhang ( 1Medical College of Tibet University, Lasa 850000, China;2Laboratory of Radiation Medicine, West China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 Forensic Medicin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3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ina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 416 Hospital, Chengdu 610051, China;4West Chin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West China Fourth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5NHC Key Laboratory of Nuclear Technology Medical Transformation (Mianyang Central Hospital), Mianyang 621099, China )
  • 出处: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24 Vol.185 P108535
  • 关键词: ultraviolet radiation Skin Damage Prevention 
  • 摘要: Ultraviolet radiation is ubiquitous in the environment, which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n established human carcinogen. As the largest and outermost or...
  • 作者: Tong Wang, Liying Gao, Jiahua Tan, Dongzhi Zhuoma, Ruiying Yuan, Bin Li, Shan Huang ( Affiliations 1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 Department of Pharmacy, Medical College, Tibet University. )
  • 出处: Journal of oleo science 2024 Vol.73 No.3 P359-370
  • 关键词: HT22 cell Nrf2/HO-1 pathway apoptosis oxidative stress sophocarpine. 
  • 摘要: Neuronal cell death and dysfunc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 be caused by oxidative stres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
  • 作者: Qian Yang, Zhengyu Wang, Er-Bu Aga, Xiaoxia Liang ( Affiliations 1 Natural Medicine Research Center,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P. R. China. 2 Medical college, Tibet University, Lasa, P. R. China. )
  • 出处: 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 biotechnology 2024 Vol.54 No.3 P282-293
  • 关键词: Onosma glomeratum anti-inflammatory naphthoquinone extract polysaccharide extrac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 摘要: 'Zicao' has a long medicinal history and has a variety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s the main resource of 'zicao' in Tibet, Onosma glomeratum Y. L...
  • 作者: Yangzong Deji, Macuo Bian, Xi Wang, Han Wang ( Affiliations 1 School of Medicin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10,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 Lhasa 850034, China. 3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Beijing 100034, China. 4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 Lhasa 850034, China. )
  • 出处: Zhongguo fei ai za zhi =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 2024 Vol.27 No.2 P147-151
  • 关键词: Fetal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Metastasis Scalp tumor Youth. 
  • 摘要: Fetal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is a rare tumor. Due to its different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clinical outcome, FLAC i...
  • 作者: Yaxi Zhou, Hai Xiong, Huaichang Zhong, Yang Wan, Yufei Zhang ( Affiliations 1 / / ( 610041) Department of Gerontology/Neurology, West Chin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West China Fourth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2 ( 850000) Medical College of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 )
  • 出处: Sichuan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 =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edition 2024 Vol.55 No.2 P360-366
  • 关键词: Influencing factors 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Tibet Tibetan population.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Tibetan population in Tibet and to provide...

西藏自治区综合卫生学校(1982年)和西藏大学医学专科学校几个发展阶段,2001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西藏大学医学专业学校与西藏民族学院原医学系合并成立西藏大学医学院。建院40余年来,学院为加速西藏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已成为西藏培养现代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历经四十余载的春华秋实和风雨征程,医学院秉持“博学、慎思、明德、济世”的院训及“立足西藏,服务全区,辐射西部,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并努力将学院建成校内有优势、区内有影响,国内有特色的教学型二级学院,成为西藏自治区现代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医药研究的基地及医药产业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基地”的学院定位,始终以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真知、践医学之神圣为己任,与时代同呼吸、与社会共命运,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壮美画卷中留下了诸多浓墨重彩的笔触,为西藏基层输送了近3万余名医学人才。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区内享有较高声誉,师资力量较为雄厚,优势特色明显,学术成绩卓著,集医、教、研以及社会服务全面发展的教学型、研究型院校。

一、党建工作

医学院党委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按照新形势下中央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新要求;落实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高校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重视在研究生中发展党员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制订了“中共西藏大学医学院委员会2016年医学院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实施方案”、“中共西藏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坚持“四个结合”即把党的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三联三进一交友”主题活动结合起来,与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目标结合起来,形成党的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的浓郁氛围,扎实推进学院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截止2016年3月,有教工党员45人,学生党员33人,发展对象64人,积极分子312名。将原有的教工一支部、教工二支部,按照校区相近、专业相近的原则重新组建,现有“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党支部”“临床护理医学党支部”“行政后勤高原医学党支部”“预防医学药学党支部”四个教工党支部,在原有学生四个党支部的基础上新增了研究生党支部,现有临床医学系学生党支部、预防医学系学生党支部、护理学系学生党支部、药学系学生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五个学生支部,实现了党组织对学科专业的全覆盖。提出“一体三翼”的工作思路,即“以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教育为主体,以学院党校、团校教育和主题班会为三翼”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党建促发展、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格局。2014年、2015年成功举办了学院党校第七期、第八期培训班,实现了对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习教育的全覆盖。学院114名教师党员和普通教师按照学院“民族团结主题教育”、“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方案,主动联系1161名学生,进入28个班级和180余间学生宿舍;每名学生党员自觉联系1—2间学生宿舍,联系10名不同民族学生,联系1个教学见习基地,实现了全院教师与学生“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的全覆盖。在2016年经学校推荐,我院被评为自治区教工委党建工作试点单位,医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2016年荣获西藏自治区“先进集体”。

二、师资队伍

医学院坚决贯彻“人才强院”的主战略,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荟萃。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实验技术人员2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1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44人,占专任教师的59%;教授8人,副教授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1%;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专任教师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学院现有特聘教授4人,分别为: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吴天一院士、长江学者钟扬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引进人才宿兵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博士生导师贾文祥教授。现有援藏专家7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段亚苹、韩志英、德吉、钟铧被评为宝钢优秀教师,许德坤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韩志英被评为明德优秀教师,边巴仓决、玉珍、陈瑞华、德吉央宗、韩志英被评为阴法唐优秀教师,陈瑞华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

三、专业及实践教学

学院下设5个行政科室,分别为:综合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实践教学科、继续教育科;设有6个系(部)中心;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7所临床实习基地、4所临床教学点;拥有机能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解剖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临床技能操作室、基础护理学操作室等20多个配置先进,功能齐全、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实验室、操作室。学院现有三个办学点,教室面积有近6000㎡,实验室面积约12000㎡(另学校即将建设3000㎡的实验楼),阅览室面积为2000㎡;按照医学生生均教行政用房标准16㎡核算,学院现有学生1161名,达到办学条件。学院现有价值2000多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为本科生开设的实验课共计22门,其中85%以上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目前设有4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药学)。其中,临床医学为国家特色专业,也是教育部“卓越医生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外科学、高原医学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拥有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高原医学研究(实验)中心、藏药现代化研发与藏药质量检测实验中心)。生物化学、组织与胚胎学、诊断学、外科学获批自治区精品课程。经过学院长期的奋斗与努力,于2011年获得了“生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三个硕士点,2013年获生态学——“高原生态安全评价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博士学位授予点,2014年获得“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有在校生1161名,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46名;预防医学专业学生:298名;护理学专业学生:297名;药学专业学生:120名,研究生31名,全日制成人教育规模为1230名。

四、科学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高校的教育功能正在从注重传播知识,单纯强调教学职能,转向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医学院始终秉承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学与科研既不相矛盾,也不能互相代替,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没有教学的科研不是高校中的科研这一理念。注重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2014年新立项目2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7项,其他15项),在研项目20项,各类项目批准经费为747.8万元。全院教师在全年发表的各类学术及教改文章共有63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文章7篇,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6篇,其他50篇。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及实验指导书7部,正式出版6部;2015年各类科研项目立项数:26项,批准经费为:664万元,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发表文章50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我院教师参与编著教科书4部。学院设立院级青年基金项目,今年共立项16项,支持经费15万;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建于2006年,先后投资3400多万人民币建立了具有较高水准的综合性研究平台,成为西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2011年和2014年成为硕(博)士学位授权点。自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1项、“973”前期专项研究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共44项,共获得研究经费3000多万元。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编写了我国首部《高原医学》全国规划教材,参与编撰了《高原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一书。首次证明了现代藏族人群获得高原最佳遗传是经历了3万多年漫长时间这一科学问题;首次建立了覆盖整个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遗传资源库;首次发现西藏特有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在我国藏区的分布状况;率先发现了高原低氧通路中发挥重要生物功能的两个关键候选基因,从而揭示了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分子遗传学机制;率先发现藏族人群EPAS1、EGLN1基因的潜在功能位点。

五、“团队式”对口支援及“一府两部”共建西藏大学医学院进展情况

“团队式”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医学院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为加大西藏医疗人才培养力度的又一次重大决策。为落实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医学院实施方案(2016—2020年)》通知和2016年7月2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计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共建西藏大学医学院的意见》(藏政函〔2016〕181号)文件的精神,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绘制受援规划,积极推动受援工作有序开展。为做好此项工作,上半年由校领导带队组织我院相关人员两次前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进行访问对接,初步达成以下共识并落实部分工作:

    (一)、北京大学

2106年7月4日,2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已在北京首钢医院正式进入临床实习,并减免实习费。

2016年北京大学先后安排5名干部教师到我院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及课程。

    (二)武汉大学

2106年6月5日,10名学生已赴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南医院)实习;

6月22日,武汉大学药学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洪学传博士、珞珈青年学者虞沂博士莅临我院进行学术报告,并与我院药学系教师就科研合作进行了座谈。两校教师围绕高原微生物药物的开发和利用展开了讨论,武汉大学两位教授就我院药学系的科研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和切合实际的建议,对药学系科学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

2016年武汉大学先后安排1名教师到我院担任一定的课程。

   (三)四川大学

2106年6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向我院捐助了200余万元的教学用医疗设备、仪器,标志着四川大学“团队式”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医学院正式拉开序幕,进一步增进了两所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此次捐赠活动,使得我院在本科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项目实施和科研硬件条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和补充;

2106年6月23日上午,西藏大学医学院与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来自消化内科、康复科、耳鼻喉科、老年科等科室的四位专家前往西藏大学驻山南地区扎囊县吉汝乡沙布夏村工作队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专科咨询、和健康宣教等服务,发放华西第四医院的健康宣传资料,并将一批价值一万余元常用药品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村民,服务村民200多人次;联合设立科研基金,初步意向双方各出300万,作为研发基金;已帮助西藏大学完成新增“口腔医学专业”申报相关工作,已通过西藏大学公示,报送教育部;

帮助西藏大学制定了口腔医学本科培养方案,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已将口腔教学实验室的基础建设纳入西藏大学2016年基建计划;申请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用于口腔教学实验室的第一批仪器设备购置,并纳入2016年招标采购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结合双方培养方案的不同,在西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中遴选2名品学兼优、愿意服务西藏的学生,到华西口腔医学院学习,毕业后担任口腔医学教师;7月初,教育部高教司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领导及专家一行进藏检查指导专业建设工作并举行西藏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的揭牌仪式。

2016年四川大学先后安排4名教师到我院担任学科带头人及课程。

做好援藏受援工作,关系到发展高原特色医疗教育事业的大局。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医学院实施方案(2016—2020年)》通知和2016年7月2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计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共建西藏大学医学院的意见》(藏政函〔2016〕181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受援工作,充分发挥内地高校优质资源,推动高原医疗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抚今追昔、知史鉴往,继往开来、任重道远,全体西藏大学医学院人将化梦想为行动,执着医学信念、探索科学真理,凝心聚力、抓住机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