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检索banner
高级检索
全部字段 题名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理学院

  • 资源数量:3233
  • 已建设学者数:91
  • 学科领域:教育,植物学,数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物理学
  • 简介: 西藏大学理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西藏大学数理系和化生地系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西藏师范学院数理系和1982年成立的西藏师范学院化生地系。学院目前地处西藏大学纳金校区,现拥有2栋教学楼、2栋本科实验楼、1栋综合实验楼和1栋自然科学实验楼。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教学科、学生科3个科室,有...

语种

任何
中文

2089

外文

1144

类型

任何
期刊

3199

会议论文

34

更多

年代

任何
2024

62

2023

267

2022

550

2021

320

2020

268

2019

253

2018

198

2017

170

2016

150

2015

108

2014

108

2013

120

2012

105

2011

81

2010

75

2000-2009

245

更多

收录

任何
Scopus文摘索引数据库

552

中文核心期刊(北大)

524

EI工程索引(美)

509

统计源期刊(中信所)

378

CA化学文摘(美)

373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中

318

pubmed收录

260

SCI科学引文索引(美)

109

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

71

CPCI(ISTP)科技会

19

SSCI社科引文索引(美)

17

A&HCI艺术人文引文索引

1

更多

关键词

任何
西藏

134

青藏高原

63

西藏高校

38

多样性

38

拉萨

36

重金属

34

对策

30

拉萨市

30

环境因子

28

应用

27

拉鲁湿地

23

土壤

21

群落特征

21

教学改革

21

物种多样性

19

拉萨河

19

教学

19

现状

18

生态位

18

理化因子

17

更多

学科

任何
文化、科学、...

361

教育

333

世界各国文化...

10

信息与知识传...

8

科学、科学研...

7

文化理论

2

体育

2

生物科学

210

植物学

105

动物学

65

微生物学

21

普通生物学

5

分子生物学

3

昆虫学

3

生物科学教育...

2

遗传学

2

古生物学

2

生物化学

1

细胞生物学

1

生物物理学

1

数理科学和化...

203

数学

85

物理学

67

化学

45

力学

5

环境科学、安...

202

环境污染及其...

84

废物处理与综...

47

环境质量评价...

44

环境科学基础...

30

环境保护管理

11

社会与环境

5

环境保护宣传...

4

环境科学技术...

2

安全科学

1

工业技术

199

化学工业

37

自动化技术、...

30

无线电电子学...

24

轻工业、手工...

24

电工技术

23

建筑科学

14

一般工业技术

12

金属学与金属...

10

能源与动力工...

9

机械、仪表工...

6

水利工程

6

矿业工程

4

石油、天然气...

3

原子能技术

1

农业科学

190

畜牧、动物医...

48

农业基础科学

48

农作物

33

林业

26

水产、渔业

13

植物保护

13

园艺

6

农业工程

3

农学(农艺学...

2

经济

157

旅游经济

41

经济计划与管...

38

农业经济

26

世界各国经济...

21

财政、金融

17

工业经济

12

贸易经济

12

经济学

7

交通运输经济

4

天文学、地球...

118

天文学

42

地球物理学

26

大气科学(气...

23

地质学

20

自然地理学

5

测绘学

5

海洋学

1

医药、卫生

66

中国医学

27

预防医学、卫...

18

基础医学

8

临床医学

4

特种医学

3

药学

3

外科学

2

医学研究方法

2

肿瘤学

2

眼科学

1

政治、法律

37

中国政治

20

中国共产党

7

工人、农民、...

6

法律

3

政治理论

2

科学

34

化学及关连科...

23

生命科学各学...

5

物理学

3

地球科学

1

数学

1

植物

1

技术

23

化学工程

10

工程及关连作...

7

医学

4

农业

2

社会科学总论

20

人口学

6

社会学

3

管理学

2

民族学

2

统计学

1

人才学

1

社会科学教育...

1

社会科学

11

经济学

10

社会服务;协...

1

历史、地理

11

地理

4

中国史

4

风俗习惯

1

传记

1

文物考古

1

交通运输

9

公路运输

8

水路运输

1

语言、文字

7

中国少数民族...

3

语言学

2

常用外国语

2

自然科学总论

5

航空、航天

4

航天(宇宙航...

2

航空

2

艺术

3

电影、电视艺...

2

工艺美术

1

更多

学者

任何
熊健

126

于涛

122

旦增

120

布多

105

李伟

93

德吉

84

德吉

84

巴桑

73

普布

63

郭小芳

59

拉多

53

黄香

53

陈天禄

52

宁长春

47

段双全

42

江卫华

37

次仁

37

次仁

37

杨晓荣

36

巴桑卓玛

35

巴桑卓玛

35

拉琼

34

吴琪

34

周毅

30

马红梅

28

鲁同所

28

刘茂元

27

米玛旺堆

26

刘怡萱

25

拉巴次仁

24

拉巴次仁

24

雷文华

23

拉穷

23

周勇

23

胡海冰

22

刘红卫

22

高启

22

赵蕾

21

赵剑波

20

张辉杰

19

曹继莲

19

次仁尼玛

18

洛桑

17

白玛卓嘎

17

厉海金

16

索南措

16

土登次仁

14

孟祥娜

14

索朗仁青

13

黄道君

13

多布杰

13

琼达

12

央珍

12

小巴桑次仁

12

格桑卓玛

11

孙文涛

11

高爽

11

次仁央宗

10

欧珠朗杰

10

吉律

10

德吉玉珍

10

李石宝

10

袁爱芳

9

杜春

8

措加旺姆

7

杜媛芳

6

赵宁

6

旺堆

5

巴桑吉巴

5

索朗

5

邹莉

5

贡桑多吉

5

晋巴桑姆

5

赵慧

5

赵懂叶

5

普顿

3

多吉次仁

3

尼玛平措

3

小普布卓玛

3

拉巴

3

边巴

3

泽西

3

孙清刚

2

其美多吉

2

大达瓦次仁

2

达顿珠

2

王乾龙

2

格桑尼玛

1

刘艳

1

更多

基金

任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60

国家自然科学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

3

国家教育部基金

61

教育部人文社会...

17

教育部人文社会...

10

教育部科学技术...

9

教育部规划基金

6

教育部人文社科...

6

教育部重点实验...

5

霍英东教育基金...

3

高等学校博士学...

2

中央高校基本科...

2

教育部新世纪优...

1

教育部创新团队...

1

教育部人文社会...

1

教育部人文社会...

1

教育部人文社会...

1

教育部哲学社会...

1

教育部重点研究...

1

教育部科学技术...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38

国家社会科学基...

6

国家社会科学青...

1

省市基金项目

38

天津市自然科学...

8

北京市自然科学...

7

甘肃省自然科学...

4

河北省自然科学...

3

四川省教育厅科...

2

广东省科技计划...

2

湖北省自然科学...

2

山东省研究生教...

2

福建省自然科学...

1

湖南省自然科学...

1

四川省教育厅重...

1

四川省科技计划...

1

四川省科技厅应...

1

云南省科技计划...

1

安徽省教育厅自...

1

天津市科技计划...

1

天津市科技支撑...

1

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23

国家重点基础研...

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5

国家科技部博士...

4

科技部科技基础...

4

科技部基础性工...

1

更多

合作单位

任何
School Of ...

401

Tianjin Un...

295

School Of ...

256

Of Science

172

School Of ...

157

U.p. Colle...

153

College Of...

139

Key Labora...

137

Tianjin Un...

112

Ministry O...

93

School Of ...

87

P' Institu...

85

中国科学院

77

State Key ...

69

Research C...

60

天津大学

59

Chinese Ac...

53

Engineerin...

52

武汉大学

51

Of Chemist...

51

更多

来源刊物

任何
高原科学研究

128

西藏科技

122

西藏大学学报

96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

89

西藏教育

64

Fuel

55

Chemical E...

36

西藏科技杂志

34

SSRN

28

植物科学学报

27

生态学报

27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

27

环境生态学

26

Biomass an...

24

Journal of...

22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2

中国环境科学

22

Fuel Proce...

21

The Scienc...

21

ChemSusChe...

20

更多

优秀人才

任何
更多
检索结果: 返回 3233 结果。
排序:
  • 作者: Rong Cao,Jiezhen Xia,Qi Wu ( 1School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2Institute of Oxygen Supply, Center of Tibetan Studies (Everest Research Institut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3Key Laboratory of Cosmic Rays (Tibet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Lhasa, 850000, China )
  • 出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24 Vol.54 P1047-1055
  • 摘要: Electrochemical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 has become a promising route for ammonia synthesis. Designing a providential catalyst is a key strategy t...
  • 点击量: 3

  • 作者: Shiyu Yin,Qiuhan Lin,Yong Li ( 1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5 Jinyuanzhuang Rd, 100144, Beijing, China;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0 Xiaolingwei Street, Xuanwu District, 210094, Nanjing, China;3College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36 Jiangsu Rd, 850000, Lasa, China )
  • 出处: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24 Vol.56 No.3
  • 关键词: Photomultiplier Linearity Light-emitting diode Optical attenuator 
  • 摘要: The charge linearity of a photomultiplier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mber of photoelectrons in the anode output signal and the number of ph...
  • 作者: Jingjing Yang,Xuyao Zhao,Xiaoyu Wang,Manli Xia,Sang Ba,Boon Leong Lim,Hongwei Hou ( 1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The 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2Center for Carbon Neutrality in the Third Pole of the Earth,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3Laboratory of Tibetan Plateau Wetland and Watershed Ecosystem, College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4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5HKU Shenzhen Institute of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henzhen, China;6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grobiotechn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
  • 出处: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4 Vol.245 P118015
  • 摘要: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of water bodies severely threatens human and ecosystem health. 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duckweeds for HMs b...
  • 作者: Jiezhen Xia,Tengrui Feng,Siying Zhang,Haiyan Zhu,Lei Chen,Qi Wu ( 1School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2Key Laboratory of Cosmic Rays (Tibet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Lhasa 850000, China;3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4Shaanxi Key Laboratory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Frontiers,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5School of Rail Transit, Cangzhou Jiaotong College, Huanghua Hebei 061199, China )
  • 出处: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4 Vol.652 P159365
  • 摘要: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is hindered by several problems, including low electroconductivity, the dissolution of lith...
  • 作者: Shengquan Zhou,Xiaochao Zhu,Zhaoting Wu,Wenzhu Wu,Beibei Yan,Guanyi Chen ( 1Tianj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ivil Aviati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 300300, China;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3Tianjin Key Lab of Biomass/Wastes Utilization, Tianjin, 300072, China;4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5School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12, China )
  • 出处: Biomass and Bioenergy 2024 Vol.181 P107048
  • 摘要: Biomass steam-gasified gas , a mixture of H/CO/CH/CO/CH/CH, is a promising fuel with appreciable lower heating value . However, the composition of BGG...
  • 作者: Rui Liang,Chao Chen,Junyu Tao,Yaru Xu,Mengyao Song,Zhanjun Cheng,Beibei Yan,Guanyi Chen (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3Tianjin Key Lab of Biomass Wastes Utilization/Tianj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 Gas/Oil Technology, Tianjin, 300072, China;4School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12, China )
  • 出处: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4 Vol.439 P140914
  • 摘要: Thermal kinetic heterogeneity of mixed residual waste is a serious problem leading to unsatisfactory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during energy utilizati...
  • 作者: Shuang Wu,Yangli Cui,Lan Liang,Wenjie Gao,Zhen Yu,Zhanjun Cheng,Beibei Yan,Guanyi Chen,Ning Li (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ianj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Bio Gas/Oil Technolog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2School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12,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China;3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
  • 出处: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4 Vol.337 P126432
  • 摘要: Heterogeneous catalyst reus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hydrogen peroxide -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under near-neutral conditions remain an ob...
  • 点击量: 1

  • 作者: Xiaochao Zhu,Songjiang Li,Yanshan Wang,Shengquan Zhou,Jian Li,Hong Su,Yunan Sun,Beibei Yan,Guanyi Chen (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2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3Tianjin Key Lab of Biomass/Wastes Utilization, Tianjin 300072, China;4School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12, China )
  • 出处: Fuel 2024 Vol.364 P131056
  • 摘要: Flue gas torrefaction is a promising pre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fuel propertie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 Four torrefaction carrier gases , and air...
  • 作者: Yixuan Huang, Suting Zhao, Ling Xian, Wei Li, Cunyu Zhou, Junyao Sun ( Affiliations 1 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d Gardening,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5, China. 2 Aquatic Plants Research Center, Wuhan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3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Big Data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 China. 4 Research Center for Ecology, College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China. 5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volution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uhan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 )
  • 出处: Plants (Basel, Switzerland) 2024 Vol.13 No.2 P304
  • 关键词: growth characteristics herbicide macrophyte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tolerance. 
  • 摘要: The increasing use of herbicides in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driven by the time-consuming nature of manual weeding, as well as its ephem...
  • 点击量: 1

  • 作者: Tahir Khan,Hou Dong-Hai,Jin-Na Zhou,Yin-Long Yang,Hong Yu ( 1Yunnan Herbal Laboratory, School of Life Science, Yunnan University, 650504, Kunming, Yunnan, China;2The 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Center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ordyceps Bioresource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China;3College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850001, Lhasa,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
  • 出处: Annals of Microbiology 2024 Vol.74 No.1
  • 关键词: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abolites Cordyceps fumosorosea Periplaneta americana 
  • 摘要: Background Cordyceps fumosorosea is one of the common species within the Cordyceps genus, which are cultured on Periplaneta americana . This study a...

西藏大学理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西藏大学数理系和化生地系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西藏师范学院数理系和1982年成立的西藏师范学院化生地系。学院目前地处西藏大学纳金校区,现拥有2栋教学楼、2栋本科实验楼、1栋综合实验楼和1栋自然科学实验楼。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教学科、学生科3个科室,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生命科学系、地球科学与资源学系5个系和1个理科实验中心。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实验教师13人,专职辅导员5人,行政人员4人,教职工党员64人。专任教师中,18人具有博士学位,49人具有硕士学位,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7%;15人具有学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18.3%;高级职称56人(其中教授17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38人),占教师总数的68.3%;中级职称20人,占教师总数的24.4%;初级职称6人,占教师总数的7.3%。
       学院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引进两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的钟扬教授和天津大学陈冠益教授。2015年学院成功引进了千人计划西藏项目吴琪博士。学院先后有2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6名教师荣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4名教师荣获“自治区级教学能手”称号,2人获得“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名教师获西藏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1名教师获西藏自治区“最美格桑花”称号。我院教师入选西藏大学“珠峰学者人才发展支持计划”第二层次“高原学者”8名,第四层次“杰出青年学者”9名,第五层次“青年骨干”5名。
 
党建工作
     学院党委下设6个教工直属党支部和4个挂靠我校的自治区学会党支部;有一个学生党总支,学生党总支下设6个常设学生党支部,在6个常设学生党支部下按班级下设了二级党支部或党小组或党建联络员。目前党员教职工64人,占全院教职工的62.7%。学生党员290人占到全院学生的20.3%。
 
学科专业
     目前学院拥有完整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体系,是西藏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系之一,其中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设有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和学科教学(数学、物理、化学、地理)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本科专业13个: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为师范专业,应用物理学(新能源方向)、广播电视工程、环境科学、生物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非师范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为西藏自治区特色专业。学院现有40个本科专业班级,在读本科1425人,在读硕士生40人,博士生3人。
        自2012年以来,学院还与武汉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1+2+1”联合培养),每年选派额为20名左右各专业的最优秀学生。此外,学院派送生物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赴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理论课学习。学院免试推荐的研究生主要赴中国科学院部分所、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继续深造,一些免推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

科研机构与团队
   学院所属西藏大学宇宙射线研究所、西藏大学人口研究所、西藏大学环境物理研究所、西藏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西藏大学高山动物生态研究所、西藏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与地生物学研究所等7个校级研究所。结合西藏实际,努力将区位优势、高原特色转化为学科优势,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院已形成一批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宇宙线”、“青藏高原水环境化学”为校级创新团队。其中“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创新团队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学院坚持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的科研院所以及挪威、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三年来年均科研经费达800万元以上。由宇宙线研究所申报的“西藏高海拔多波段观测的天体物理学研究”项目获2014年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

 
实验室建设
       学院一贯注重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实验中心现有2栋本科教学实验楼,面积为8037.77平方米。有48个实验室,涵盖化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地理科学、地质学、地理信息科学、物理等专业实验室。通过区部共建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新校区改扩建项目及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项目等多种渠道,不断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自2005年以来在实验室设备方面的投入近40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科研和办学条件。
       学院已有一批实验室并批准为部级、区级重点实验室。西藏大学宇宙线开放实验室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重点实验室,2006年通过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被正式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目前我区高校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那曲生态环境观测研究站是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院地共建重点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是西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联合重点实验室。西藏大学太阳紫外线辐射实验室、西藏大学生物技术、西藏大学宇宙线开放实验室为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学院荣誉
       理学院是西藏大学办学时间最长的学院之一,也是为西藏培养人才最多的学院之一。理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高,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中学理科教师中理学院的毕业生占到45 %左右,他们吃苦耐劳、扎根基层、乐于奉献。其中,英雄校友论白同志就是理学院广大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1988年7月,论白同志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藏大学数学专业,他放弃了留在拉萨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那曲地区比如县担任中学数学教师。先后担任那曲地区索县副县长,申扎县县长,班戈县县委书记。2005年8月21日因公殉职,年仅38岁。被誉为“党的优秀民族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民族团结的楷模,新时期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区各族人民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多年来学院藏、汉、回、满、苗、白、仡佬、土家等十余个民族的师生紧密团结,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常规管理,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建院以来,通过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的育人、科研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思想政治与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成绩。
    2003年学院获得了“全区文明单位”;
    2001年、2004年,学院两次获得了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2005年学院党委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6年学院被学校授予“西藏大学文明单位”;
    2007年学院荣获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1年学院荣获“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1年学院荣获“西藏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2年学院荣获“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
    2012年获“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
    2013年获“全区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暨基层组织建设年先进党组织”和“全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4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学院将趁着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东风,继续秉承西藏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和理学院“勤奋求学,严谨树人”的院训,继往开来,以创“一流学科”为动力,狠抓学科特色,不断拓展和延伸高原科学研究领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16年9月20日
 

页脚